目前分類:急性肝炎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

作者: ◎記者李叔霖/專題報導 | 台灣新生報 – 20121020日 上午12:10


 


不同於西醫的說法,傳統中醫認為,肝病可從病理病機進行區分。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,一般來說,肝氣鬱滯、肝膽濕熱、肝鬱脾虛、氣滯血瘀、肝腎陰虛等五型為肝病的病理病機,從這五種肝病類型就可以看出個別症狀的差異性,相對地也有清熱解毒、疏肝利膽、滋補肝腎、活血化瘀、健脾益氣等五種治法。





廖醫師指出,當急性肝炎期或去邪未盡的時候,往往致使病邪留滯於肝內,進而引起肝氣鬱滯,患者常常會出現口乾、舌燥、胸苦滿、腹脹、精神煩躁等症狀;當外來濕氣太多的時候,可能導致肝將閉而不受,結果移濕於脾胃、膀胱等,到最後濕氣復返入肝,最後就引起肝膽濕熱,患者常常會出現代謝亢進、消化機能障礙等症狀。





廖醫師指出,肝鬱脾虛通常是指兩方面的因素,一方面是如果急性期治療失當的話,將促使肝氣長期鬱滯、疏泄失常,促使脾胃功能受損,另一方面是脾胃虛寒體質的人禁不起過度克伐而損傷脾胃,也就是急性期過度使用苦寒藥物,以致損傷脾胃系統,患者常常會出現消化吸收障礙、精神疲倦、身體乏力等症狀。





氣滯血瘀通常是指肝的結構改變之後,形成肝內血流循環障礙,進而影響到肝的恢復或痊癒能力,這就是氣滯血瘀的現象;肝腎陰虛一般出現相對比較晚,同時病位較深、病情也較重,患者常常會出現腰痠背痛、頭暈、性機能障礙、代謝亢進等症狀。





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,治療肝病,一般來說,傳統中醫常用清熱解毒、疏肝利膽、滋補肝腎、活血化瘀、健脾益氣等五種治法,治療重點通常著重在改善肝功能、提升免疫能力、去除病毒、抑制炎症或壞死、降低肝纖維化等,針對病理變化、臨床症狀進行對症施治。





廖醫師指出,清熱解毒法是根據肝病具有疫毒病邪的特性,治療時通常著重於清熱毒或解除濕毒,這類藥物多以白花蛇草、板藍根、虎杖、蒲公英、連翹、大黃、魚腥草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等中藥材為主,這類藥物也有幫助降低GOTGPT、保護肝細胞的作用。





疏肝利膽法是根據肝主疏泄、性喜條達的中醫說法著手,當肝的疏泄失常,以致於氣血不順、經絡阻滯的時候,用藥可酌加疏肝理氣的中藥材,以幫助肝氣能夠順利疏達,這類藥物多以鬱金、川楝子、柴胡、白芍、佛手柑、陳皮、檳榔、木香、厚朴、香附、青皮、枳實、枳殼等中藥材為主,這類藥物能保肝、改善肝內微循環,以及防止血瘀形成。





廖桂聲醫師指出,滋補肝腎法適用於肝腎陰虛的肝病患者身上,這類患者通常生活緊張忙碌、精神壓力大、晚上經常失眠等,治宜補肝腎、護陰柔肝,這類藥物多以沙參、蘆竹根、五味子、麥門冬、天花粉、石斛、女貞子、旱蓮草、何首烏等中藥材為主。





活血化瘀法可望增強吞噬細胞的作用、活躍肝內微循環、降低肝纖維化等,這類藥物多以赤芍、澤蘭、川七、桃仁、牡丹皮、紅花、當歸等中藥材為主;健脾益氣法是根據中醫所謂「肝木克脾土」的說法,所以必須顧護脾胃、健脾益氣,這類藥物多以黨參、山藥、黃耆、蒼朮、茯苓、白朮、扁豆、黃精等中藥材為主,能健脾益氣、抑制病毒、改善肝功能等。

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 
優活健康網 – 2013115日 下午6:30





(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/綜合報導)根據衛生署歷年的統計,在全國十大死亡原因當中,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榜上有名,其中絕大多數是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,其中又以B型肝炎為主要因素。B型肝炎是國人肝病的最大禍首,台灣每年約有七千人死於肝癌,其中約有六至七成是B型肝炎引起的。





有許多人都誤以為B型肝炎是因為飲食不潔而傳染的,其實不是,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可分為垂直傳染與水平傳染二種。垂直傳染是指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母親在生產過程中,B型肝炎病毒經由胎盤或產道傳染給胎兒,因此又稱為「母子傳染」;水平傳染是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,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內感染,所以打針、針灸、穿耳洞、刺青或美容時器具消毒不完全,或是共用牙刷、刮鬍刀等,都有可能因為傷口接觸到B型肝炎病毒而感染。此外,性行為也有可能傳染B型肝炎。





只有嚴重的肝炎發作才會感到疲倦;疲倦的程度跟肝臟發炎指數並沒有一定的相關。且通常在急性肝炎發作厲害的時候才會上腹部不適或腹脹的症狀。還有急性肝炎發作或慢性肝炎及性發作時,才會發生食慾不振的症狀,甚至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的情形。體內的紅血球代謝後,會在肝臟轉為水溶性的直接膽紅素排出體外,所以當肝臟發炎、受損厲害時,膽紅素無法代謝排出,就會積存在血液中造成黃疸,這時皮膚、眼白會看起來黃黃的;當過多的膽紅素隨尿液排出時,尿液的顏色變深,就出現所謂的「茶色尿」。





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提醒民眾有效預防感染B型肝炎的原則,新生兒須按時接受肝炎疫苗注射,若母親為e抗原陽性的B型肝炎帶原者,新生兒除按時接受疫苗注射外,需於出生24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。避免不必要的輸血、表面抗原陽性之帶原者不應捐血給別人、避免不必要的打針、針灸、刺青等。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,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、牙刷,以免刮破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。針灸針、手術用具等醫療器材要消毒完全。使用無菌塑膠注射針筒,不能「只換針頭、不換針筒」。接受B型肝炎疫苗接種,產生免疫力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,血液中無B型肝炎表面抗原,即非帶原者,無表面抗體也無核心抗體的民眾尤其需要施打。

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

作者: 【記者蔡清欽/台南報導】 | 台灣新生報 – 20121030日 上午12:24





罹患C型肝炎的患者要注意了,成大醫院病理部醫師蔡弘文指出,C肝病患可能合併發生自體免疫肝炎,造成猛爆性肝炎,或是使用干擾素治療時可能會加劇自體免疫肝炎;因此正確診斷自體免疫肝炎,及早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來治療對預後相當重要。





蔡弘文說,自體免疫性肝炎,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產生特殊的抗體,攻擊自體的肝細胞而出現的慢性肝臟發炎的疾病,其發生率約百萬分之五到二十,當同時發生於C型肝炎病患身上時,則稱為自體免疫肝炎C型肝炎重疊症候群。





蔡弘文表示,一般自體免疫肝炎好發女性,男女比例約四比一,較常發生在1530歲間或55歲以上,約三到四成會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,例如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炎、格雷夫氏症、潰瘍性大腸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。





發生自體免疫肝炎C型重疊症候群時,自體免疫肝炎可能造成C型肝炎病患肝指數活動性增加,病人可能有疲勞、黃疸、發燒、腹痛、皮膚發癢、肝臟腫大、關節疼痛等症狀,甚至會有嚴重肝功能衰竭急性肝炎症狀。





自體免疫肝炎主導型病患,其自體免疫活動性較強,應先選擇免疫抑制治療,而非傳統治療C型肝炎干擾素,由於干擾素會增強免疫反應,若錯誤選擇干擾素,則可能造成自體免疫性肝炎更加的惡化。相反的,C型肝炎主導型病患可選擇干擾素治療。 




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
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
2013220
下午5:30








▲ 醫師提醒,保肝先要預防脂肪肝,拒絕肥胖,是遠離遠離肝病夢魘最好方式之一。





 


肝臟是消化、代謝的重要器官,醫師表示,「保肝」不需花大錢,更不必吃補藥,除定期健康檢查,確實掌握「6大護肝好習慣」外,預防脂肪肝發生,拒絕肥胖與酗酒,就能遠離肝病夢魘。







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指出,在國內每3人中,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,且隨著肥胖及高血脂、糖尿病人口的增加,脂肪肝越趨嚴重;由於沒有特殊症狀,多數脂肪肝患者就不以為意。最新研究顯示,酗酒、病毒性肝炎引起和嚴重的脂肪肝,都有可能會造成肝細胞纖維化,甚至進一步演變成肝硬化、肝癌等惡疾;





6大護肝好習慣】:





1.早睡早起,熬夜是大忌。




2.每天要吃早餐,拖到10點再吃,都比不吃好,此可避免體力透支。




3.養成早上排便好習慣。




4.少吃高油脂食物,尤其是疲倦時更應避免吃油炸物。




5.多吃深綠色蔬果、特別是含有維生素A的深綠色蔬菜,還有黑色食物如黑木耳、桑椹、黑芝麻。




6.不生食。





肝臟是沉默的器官,初期症狀不明顯,容易被忽略,延誤治療時機,甚至因而致命。而肥胖引起的脂肪肝,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生活型態的改變,包括飲食控制及運動,以達到減肥的目的,使體重維持在理想範圍內。





透過3項檢查掌握肝臟狀況:





1.抽血檢查肝功能(GOTGPT):確保數值在標準範圍內。




2.B型肝炎、C型肝炎及甲型胎兒蛋白(AFP)檢查:確認肝細胞沒有受到病毒或者癌細胞侵襲。




3.腹部超音波檢查:掌握肝臟外觀變化。





【小辭典/脂肪肝】





是肝臟中囤積過多的脂肪,正常肝臟中脂肪含量應小於肝臟總重的5%,如果超過5%就可稱為脂肪肝。引起脂肪肝的原因,包括肥胖及長期酗酒等。





脂肪肝又分為兩種,一是酒精性脂肪肝,一是非酒精性脂肪肝;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因為喝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炎,非酒精性脂肪肝原因則以肥胖、糖尿病、吃太油、藥物等因素引起。





值得注意的是,脂肪肝患者有可能進展為肝硬化、肝衰竭、肝癌等嚴重肝疾,應小心防範;另不當服用藥物如類固醇(俗稱美國仙丹),或接受化學治療有時也會引起脂肪肝。急、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時,也會造成脂肪在肝內囤積,而形成脂肪肝。 




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